以下是臭氧浓度测定仪的详细使用方法,涵盖操作全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使用前准备
- 环境确认
- 避免高温、高湿(湿度≤85%RH)、强电磁干扰或腐蚀性气体环境。
- 室外使用时需遮雨防晒,室内应远离通风口、门窗等气流不稳定区域。
- 设备检查
- 确保主机、传感器、电源线、数据线等配件齐全无损。
- 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清洁,无异物堵塞。
- 安装与固定
- 将仪器水平放置,使用支架或螺丝固定,避免倾斜影响测量精度。
- 连接传感器与主机,确保密封良好;接通电源(通常为DC12~24V),检查电压匹配。
- 参数设置
- 开机后按说明书设置报警阈值(如20ppm)、测量单位(ppm或mg/m³)、数据记录间隔等。
二、校准步骤(确保精度关键)
- 化学滴定法(实验室级校准)
- 原理:臭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游离碘,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褪色,计算臭氧浓度。
- 操作:选取10个测试点,对比检测仪与滴定法结果,误差需≤±1%。
- 仪器校准法(现场快速校准)
- 零点校准:通入洁净空气,调节仪器至0ppm。
- 跨度校准:使用标准臭氧气体(如400μg/L),调整仪器至标准值,误差需≤±3%。
- 自动校准(部分型号)
三、测量操作
- 预热与稳定
- 探头放置
- 避免阳光直射、高温或高湿区域,距地面1.2~1.5米(呼吸带高度)。
- 数据采集
- 手动模式:按测量键开始检测,稳定后记录数据。
- 自动模式:设定时间间隔(如每5分钟)连续监测。
- 报警响应
- 浓度超标时仪器发出声光报警,需立即记录数据并采取通风措施。
四、数据记录与分析
- 存储与导出
- 内置存储可记录数周数据,支持U盘或无线导出至电脑。
- 数据分析
- 对比不同时段/区域浓度,绘制趋势图辅助污染源分析。
- 参考空气质量标准(如中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160μg/m³)。
五、设备维护
- 日常清洁
- 传感器保护
- 避免撞击或接触腐蚀性物质,更换周期通常为1~2年(依使用频率)。
- 长期存放
六、注意事项
- 异常处理
- 进气孔堵塞:用细针清理后校准。
- 进水或高浓度冲击:立即关机,倒置晾干后送检。
- 合规操作
- 健康防护
总结
臭氧浓度测定仪需结合规范校准与科学分析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。建议制定定期维护计划,并培训操作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。